首页 > 食品知识 > 饮食常识
肥胖源于总能量过剩 不要把“糖”妖魔化
2015年11月06日 08:36   国际食品安全网

“糖”的“甜美”不容置疑。可是近年来,对糖的批评却越来越多,其中,“吃糖发胖”是最让人堵心的戒律。但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前不久主办的“食品营养与健康国际论坛”上,美国甜味剂专家约翰·怀特博士在报告中表示:许多观点夸大了糖在能量方面以及对慢病的贡献,人们应当全面考虑食物中的总能量摄入。

  捉“妖”记——谁是能量界老大

  约翰·怀特博士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声音倾向于把超重、肥胖甚至一些慢性疾病归因于糖摄入量过多,而忽略了总体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膳食结构的变化。

  数据显示,美国四十多年来的人均糖消费量基本稳定,近15年还有下降趋势,但成人肥胖率却上升到原来的3倍左右。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超重肥胖与糖的消费并不相关。

  同时,从1970年到2010年,美国居民人均能量摄入增加了449千卡(从2155千卡到2604千卡),而增加的能量中45%是油和脂肪、42%来自谷类,只有8%是来自添加糖。

  1克糖(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在体内可产生约4千卡的热量;而1克脂肪则能产生9千卡的热量。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这三类产能营养素中,脂肪比碳水化合物更容易造成能量过剩。动物实验表明,低脂膳食摄入很难造出肥胖的动物模型。从不限制进食的人群研究也发现,当提供高脂肪含量食物时,受试者需要摄入较多的能量才能满足他们的食欲要求。而食物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在体内更容易被利用,食物脂肪更易转变为脂肪储存起来。

  解救“胖”先生:控制总能量+动起来

  约翰·怀特博士特意强调,无论是碳水化合物还是蛋白质和脂肪,摄入过多,都会变成脂肪在体内储存。导致肥胖是因为总能量过剩,要全面考虑所有食物中的能量,而并非完全归罪于添加糖。

  对于如何解救“胖”起来的人们,约翰·怀特博士表示,肥胖并非单一因素导致的,控制体重一定要控制所有食物中总能量的摄入,保持均衡的膳食结构,同时非常重要的是:动起来。


免责声明:
  •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10-5718 0536
  • 3、本网欢迎作者投稿,投稿邮箱:zhouyx@accfutures.com(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最近会议
理事单位
国际食品安全协会GFSF 版权所有
中国区授权运营单位:布瑞克农业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布瑞克食品安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56号中航科技大厦706室   100086
电话: 13911333641     Email:940287388@qq.com
京ICP备11021666号-2
Copyright © 2008-2015 www.gfs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