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个案曝光
网络订餐黑店 缘何卷土重来?
2016年08月09日 09:21   国际食品安全网

来源:京华时报

 纵有这难那难,严格执法就不难。“黑店”精于隐藏,监管者就要精于追踪。若执法资源不足,大可走群众路线,以奖励机制来发动市民举报。

    厕所洗手池洗菜、用过的餐盒洗了再用、PS假证黑店三天上线美团外卖、地图上根本找不到的餐厅竟成了百度外卖APP推荐商户……网络订餐平台上“黑店”横行的乱象,再一次被媒体曝光。

    央视3·15晚会之后,“饿了么”在全国下线几千家商铺。不过,被下线的黑店多数并未消失,而是转战美团和百度外卖,有的甚至重回“饿了么”。近5个月过去,这些无证无照、卫生堪忧的黑心作坊仍在我们身边,且越来越嚣张。

    似曾相识的不只是这些黑心商家,还有订餐平台迅速启动的危机公关,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的严厉查处。比如,美团、

    百度外卖、饿了么均发布消息称,已下线涉事商户。8日上午,北京市食药监局联合工商、安监、城管等部门,对海淀、朝阳等上百家餐厅进行集中查处。其中,朝阳区北京像素小区内100多家餐厅已关停。

    回应、治理都可谓迅速。可是,我们还是要问一句,以后该怎么办?在公共食品安全领域,有一条典型路径:媒体曝光—公众骂娘—政府介入—有所收敛—风头一过—回到从前。

    那么,订餐平台上的“黑店”是不是没得治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被普遍期待“为系统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更加严格的法律制度保障”。对于近年来兴起的网络订餐平台,食品安全法也不乏具体规范,比如,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

    “黑店”横行,平台方显然没有尽到审查义务。对“黑店”的默许甚至主动遮掩,可从商家的逐利本质找到根源。但是,第三方平台对入驻商家有审查义务,食品安全执法部门对第三方平台和商家更有监管责任。“黑店”和问题平台是不会主动把违法违规行为直接送到监管人员和执法者面前的,食品安全隐患的发现和排除,更要靠监管者和执法人员的积极行为。

    当然,监管部门或也有苦衷,诸如体制之困、制约之失、人员之少、素质之忧、发现之难等等。但所有这些困难,媒体能破解,相信监管部门也能破解。说到底,纵有这难那难,严格执法就不难。“黑店”精于隐藏,监管者就要精于追踪。若执法资源不足,大可走群众路线,以奖励机制来发动市民举报。

    回头看食品安全领域“黑店”横行,已难再归咎于立法不健全了。说到底,还是违法成本太低,而查处的几率又太小。让食品安全法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让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常态,“黑店”才不会卷土重来。

免责声明:
  •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10-5718 0536
  • 3、本网欢迎作者投稿,投稿邮箱:zhouyx@accfutures.com(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最近会议
理事单位
国际食品安全协会GFSF 版权所有
中国区授权运营单位:布瑞克农业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布瑞克食品安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56号中航科技大厦706室   100086
电话: 13911333641     Email:940287388@qq.com
京ICP备11021666号-2
Copyright © 2008-2015 www.gfsf.org.cn